2022年5月4日晚8:30,CC网投登录中心入口CC网投登录中心入口副教授、文学文化研究所所长、英美文学硕士生导师、博士后王影君老师应邀为CC网投登录中心入口师生开展了主题为“疫情下商购行为的伦理新变”的线上学术讲座,会议由梁作甲老师主持,吸引了近百名研究生前来观摩学习。
王影君副教授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辽宁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方向博士后。现任CC网投登录中心入口CC网投登录中心入口硕士生导师、文学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中西文论、中西文化比较。已在《中国图书评论》《上海大学学报》《中南大学学报》《英美文学论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所发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妇女报、英国学术期刊等转发并引用。主持或参加国家及省部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已出版专著《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合著《中西性别理论及女性文学比较研究》《中国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批评》《中国现代性:理论视域与文学书写》等6部著作。
讲座伊始,王老师就指出做学问、写论文要有着问题意识,要以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生命中的切身体会。王老师围绕“商购行为”这个话题,从古至今展开了四个方面的论述。第一部分中,王老师以“郑人买履”和“买椟还珠”两个故事说明了传统买卖行为双方传统的一维销售向度的伦理关系。接着,以校园内同学们在教育超市购买生活物资为例,王老师说明了疫情下新型买卖行为中的供需变化,在特定的疫情时期商购行为被赋予了生存道义的神圣属性,从而导致了商购行为产生了伦理关系的新变,这种新变突破了传统的“买、卖”的交易关系,而融汇进了情感共鸣、共克时艰的共同体意识。然后,结合目前上海盛行的团购行为,王老师分析了这种商购行为的三种间性性质,包括:空间间性、主体间性和共同体属性。在第四部分中,王老师对未来的购物模式进行合理预判,认为在疫情下所广泛产生的团购活动中,蕴含着未来的新型销售模式。商购行为会具有更丰富的属性和情感内涵,人们购买商品的范式会逐步发生共同体向度的转型。最后,王老师启发各位同学们,要学会把握热点信息,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相应的文化研究。
王影君副教授结束讲座后,不少同学争相提问。刘惠婻同学针对专硕同学该如何选择期刊投稿提出了问题,王老师认为投普通期刊是学术的必经之路并建议同学们向B刊中的学报投稿以解决毕业门槛。此外王老师还邀请到了自己的学生——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张成成同学向外院学子分享了自己的投稿经验。张成成认为写作中“模仿”和“对症下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选定自己的意向期刊,从中选择一篇质量较好的文章对其用词、逻辑、衔接等写作方法进行模仿并运用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达到“对症下药”的结果。这样投稿会相对顺利。 其次,关于研究生阶段是否可以涉足前人研究很少的论题,王昕妍同学感到困惑。对此,王教授也热情解答。王教授认为,硕士阶段的两年多时光,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若该论题没有足够的学术理论支撑,就不太建议学生去“拓荒”。建议学生们先找出该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开辟“小块土地”进行透彻研究。最后,叶伟同学针对王教授PPT中的“预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当上海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后,团购还会存在吗?如果存在的话,团购又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对此,王教授首先肯定了叶伟同学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意识。接着,她指出事物的变化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她以自己身边的团购为例指出,目前的团购不再局限于生活必需品,有些人也会加入奢侈品的团购队伍,会以共同体的形式享受更优惠的价格和商购行为的伦理共情。
问答环节结束后,CC网投登录中心入口梁作甲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梁老师首先感谢了王影君副教授的辛苦准备和认真演讲,本次的讲座从疫情当下的生活实例出发,由表及里,告诉同学们如何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出发,以问题为立足点做有价值的学问。梁老师还对同学们提出殷切期盼,希望同学们可以抓住机会,多和学院内的专家教授交流学术问题,学习做好学问的方法,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本次讲座由上理外院翻硕党支部主办,为外院的研究生们提供了如何高效做学问、写论文的方法,希望广大同学收获满满并能将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